好看书籍推荐经典
鼻烟壶是用来干何的
盛鼻烟的容器.清代文物.小可手握,便于携带.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,系将烟叶烘烤、去茎、磨粉、发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,用鼻嗅服.鼻烟17世纪前期在欧洲开始流行,后期传入中国.中国最初并无特制容器,自清代道光年间由宫内养心殿造办处特制鼻烟壶,壶盖内附小细匙,以便舀取烟粉.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玻璃、铜胎画珐琅等各种鼻烟壶,开辟了一项工艺美术的新门类.清宫造办处经常做鼻烟壶的作坊有玻璃厂、珐琅作、玉作、牙雕作和镶嵌作;壶盖、勺由镀金作或牙雕作配制.咸丰、同治以后,官办作坊用贵重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显著减少,多为玻璃、瓷制品.这时民间作坊的产品大量出现,造型较单调,装饰图案洒出现历史人物、戏剧情节、市井风俗等题材.清末出现内画壶,在玻璃或水晶烟壶磨砂的内壁上反画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等,堪称小蝌蚪品.20世纪70年代后,内画壶发展迅速.
清朝哪一个皇帝前列个把养心殿做为寝殿
紫禁城有房屋近9000间,参情图"天子居中""前朝后寝"的秩序,位于中轴线北部的乾清宫,才是设计中皇帝的正式寝宫.但从雍正开始,9位清代皇帝却选择了偏居西侧的养心殿作为"勤政燕寝"的所在.
好看书籍推荐经典
这里既缺乏宏大的殿宇,也没有小蝌蚪致的园林,甚至不够宽敞.这些皇帝出于何原因,在富有四海的前提下放弃华丽宏伟的乾清宫,选择挤进不起眼的"养心殿"呢?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,最早的记载出自《明宫史》,其中描述了殿名、方位和布局,却并未谈及功能,只知道包含膳房和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值房,偶尔还在南边的无梁殿炼炼仙丹.似乎与皇帝的日常生活联系松密.但自嘉靖到崇祯,并没有谁真在养心殿久住.
到了康熙年间,养心殿不但不是皇帝的正寝,反而是宫廷造办处所在地.张诚日记中所涉及的画匠、雕刻匠、油漆匠、漆画匠、木匠、金匠、铜匠、裱糊匠等,工作地点应不限于养心殿东次间,可能还包括养心殿东西两庑,甚至后殿.
好看书籍推荐经典
但1722年冬天,康熙皇帝驾崩,养心殿却展开了逆袭.
先是新皇帝雍正将它作为服丧的倚庐,而且在27天丧期结束后,继续赖在其中,迟迟不肯搬入正寝乾清宫.
此外,在雍正犹豫是否入住乾清宫之前,那里已经停放过顺治、康熙两位皇帝的遗体并举行祭奠.长受汉文化影响的雍正皇帝显然对此事有一定心结,他描述的迁宫理由,似乎委婉的表述了这个意思.
当然,最重要的理由是:养心殿比起乾清宫来,实在方便太多.
点击下图继续阅读
最重要的,是养心殿的院落布局足够松凑.如果说养心殿前殿是一座复杂的起居室,那后殿就是名副其实的大两居.后殿中间是30多㎡的中厅,两侧各有一组60多㎡带卫生间(净房)的套间卧室.皇帝在紫禁城的绝大多数夜晚,会在其中的一个安睡,皇帝在紫禁城里的性生活也在此进行.拿它和现在100多㎡的三居室户型进行比情图,会发现皇帝真实的居住空间和现代城市中产家庭差不了太多.